一.活出意義來

生命的意義

  我們不是問生命的一般意義為何,而是問在一個人存在的某一個時刻中,其特殊的生命意義為何
  一個人不能去尋找抽象的生命意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殊天職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體的去實現的。他的生命無法重複,也不可取代。所以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也只有他具特殊的跡玉去完成其獨特的使命。
  人不應該去問他的生命意義是甚麼?他必須要認清,「他」才是被詢問的人。一言以蔽之,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只有藉著「負責」來答覆生命。因此,意義治療學認為「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
  生命的真諦,必須在世界中找尋,而非在人身上會內在精神中找尋,因為它不是個封閉的體系。

  生命的意義是會改變的,我們能以三種途徑去發現這個意義:
  (1)藉著創造、工作 
「創造性價值」
  (2)藉著體認價值   「經驗的價值」 
  (3)藉著受苦       
「態度的價值」:當一個人遭遇到一種無可避免的,不能逃脫的情境,當它必須面對一個無法改變的命運--比如罹患絕症等--他就等於得到一個最後的機會,去實現最高的價值與最深的意義,即苦難的意義。當其時,最重要的便是:他對苦難採取何種態度?他用怎樣的態度來承擔他的痛苦?人

  意義治療學的基本信條之一即是:人主要關心的並不在於獲得快樂或避免痛苦,而是要了解生命中的意義。這就是為什麼人在某些情況下,寧願受苦,只要他確定自己的苦難具有意義即可。 

..................................

二.生存的理由

人是生存於三次元的結構空間中:肉體的、心裡的及靈性的

精神分析  「享樂意志」will-to-pleasure
個體心理學「權力意志」will-to-power
意義治療法「意義意志」will-to-meaning

意義治療所特別強調的是責任感的教育過程,病人必須獨立自主的尋找自身存在的意義。
個體存在三要素:性靈、自由、責任
自由:(1)本能,個體擁有自由選擇的能力,能夠決定要接受或拒絕接他的本能
     (2)遺傳,即便面對相同的先天素質,人類仍擁有極大的自由度。
     (3)環境,人可以決定要採去怎樣的態度來對待環境
人類絕不是遺傳和環境所能完全塑造的產物,比然還有第三個因素存在,那就是「決定」。人在終極意義上可以決定自己的「存在」與「成為」becoming。因此我們的教育的方向應該是要訓練人們從事決定的能力。

  哥德有一句箴言可做為心理治療的準則,他說:「我們在對待他人時,如果認為他們可能就是現在這個樣子,那將會使他們每下愈況;但如果我們以他們所應該的樣子來加以對待,那麼將可他們成為他們所能夠的存在。

  尼采曾說:「任何人只要有一個生存的理由,就幾乎可以承受任何生活型態這表示只要有一項課業顯示在各人的眼前,就具有莫大心理治療上及心理衛生上的價值。我們甚至可以說,最能幫助個體克服(或承擔)客觀的困境或主觀的困繞的,莫過於讓各體意識到他生命的課題。特別是這個課題似乎是別人所無法取代的,那麼上述的立論更加成立;當構成這種條件時,我們可稱之為是「ㄧ項使命」。

死亡的意義
  終結性及短暫性不僅是人類生命的ㄧ項根本特色,而且也是夠成生命有意義的ㄧ項實存要素。人類存在的意義就是築基在生命這種「不可倒轉」的性質上,各人在生活中的責任因此必須從短暫和唯一性的角度來理解。

受難的意義
  在承受每件事物的痛苦時,我們會自由的移動以試著避開那個痛苦,因此我們也就在自己的人格與這事物之間建立起一種距離。只要我們仍然痛苦與一種「自己所不應該是的存在」,那麼我們就存留一種「自己現在所是」與「自己未來應該所是」之間的緊張狀態中。只有存留在這種緊張狀態下,我們才能繼續的構思「理想的存在」。....直到最後,個人能完全認同於那件事物的原本狀態,他才消除自己與那件事物之間的距離,這時候存在於「所是」與「所應該是」之間的效益的緊張也就消失不見了;這也就是一些心理學所謂的「自我實現」。

勇敢面對負面情緒
  受苦的利益是在於保衛個體,使個體不致流於冷漠,或不致流於精神上的僵硬。只要我們仍然能感受痛苦,我們就可保持精神上的活動力與敏感性。事實上,我們是在受苦中成長,且趨於成熟--苦難可使我們茁壯更為豐富。

在受苦中成就自己
  一個人所遭遇的命運,因此具有一種雙重的意義:當可能的時候,要去塑造他的命運;當必要的時候,要去忍受他的命運。
  我們一定要記住:態度價值的真正實現,他的必條件是個體所面對的命運必須確實是不可避免的。所謂「高貴的不幸」不是「卑鄙的不幸」
  哥德曾說:「沒有一種困境是我們無法以『做』或『忍耐』來使之高貴的。

職業的意義 一個人從事何種職業不是重點所在,重要的是他工作的態度。

愛的意義
愛的三種態度
「性慾」(身體特質)
「性愛」(迷戀包含身體特質與精神特質)
「愛」所代表的是與對方的心靈存有所達成的關係。他不再有興趣於一種誘人的身體「形態」;也不再有興趣於一種吸引人的特質。他所有關心的焦點是在對方本身;對方是一個唯一的、不能替代的及不可比較的心靈存有
  愛人者所愛的是被愛者本身;不是被愛者所「有」的事務,而是被愛者的所「是」。
  被愛者的存在或許會被死忙所消滅,但是他的本質是死忙所碰觸不到的。

婚姻面面觀
  真愛本身是構成一夫一妻關係的決定性因素。但除此之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因素,也就是排外性。愛代表一種內在結合感,而在婚姻形式中,一夫一妻的關係則是一種外在的環鏈。保持忠貞就是表示要儘可能地維持這個環鏈;所以如何決定正確的伴侶將是相當重要的。一個人的性愛成熟因此包含有雙重的要求:選擇一位伴侶的能力,以及對這位伴侶確實保持忠實的能力。
  年輕必須去試探及尋求正確的伴侶,而且只尋找一位。年輕也必須學習在適當的時機保持忠實。
這兩個要求有時候是互相牴觸的。

「愛」即是幸福
  哈汀伯格:愛是以上帝對這個人的旨意來看待他。
  愛必然會充實一個人。既然如此,就不可能有所謂「沒有回報的、不幸福的愛」這樣的措辭是自我矛盾的,因為所可能的第一種情況是你真正在愛,那麼無論這個愛是否有回應,你都必然會覺得被充實;另一種狀況是你並不是真正在愛,你的意向沒有真正朝向另一個人的內在存有,你所尋找的只是對方所「有」的一些身體特徵或一些性格特質...
  迷戀使得我們盲目;真愛卻可使我們看得清楚。愛容許我們看到另一個人的心靈核心,愛也使我們看到他的價值潛能;愛容許我們去經驗另一個人格所存身的世界,並因此可以擴展我們自己的世界。愛不僅可以充實我們及
回報」我們,在這同時他對另一個人也有益處,愛可以引領他走向他那些只有在愛中可被見到,只有在愛中可被期待的潛在價值。
  愛幫助被愛者成為愛人者所見的他,因為被愛者希望能更值得對方的愛。因此,即便是「沒有回報」的愛也能夠充實我們,並帶來幸福,而「有回報」的愛顯然更具有創造性。在互相交會的愛中,每一方都希望能值得對方愛,能成為對方所見的他;因此就發生一種辯證的歷程,每一方都要比對方更付出自己,因而彼此都激勵及提升了對方。

不完全的愛
  嫉妒是我們曾提過的性愛唯物論的另一種形態,這種態度基本上把愛的受體視為他的所有物。在真愛的關係中,嫉妒是沒有作祟的餘地的。
  嫉妒也是一種危險的情緒。嫉妒的人將會恰好促成他所害怕的事情發生:愛的遠離。
 
當然,忠貞是愛的課業之一,但它始終只是愛人者本身的一項課業,而不可做為是對伴侶的一項命令或要求。
 
信任必須有對應的部分來配合,也就是要有伴侶的誠實來配合。但正如同前面所敘述的,信任正好使得個人所相信是真實的成為真實,這時候信任所依循的是一種辯證法則。
  阿德勒:男人把自己給予愛,女人則是使自己屈服於愛。
  個人對伴侶不忠貞行為可以持有各種不同的態度。這也是一個實現
態度價值的時機。

矛盾意向法
 
「恐懼本身才是最值得恐懼的」的立論,是矛盾意向法的基石點。當你被預期的焦慮或恐懼所支配時,試著以反諷的方式自我解嘲;若能和自己的內在幽默對話,那麼焦慮、恐懼自然遠離,自我才能尋常的自由呼吸。

對恐懼的恐懼
  只要焦慮被作為一個出發點,病人經常為自己的焦慮狀態感到焦慮。
  主要是害怕(1).崩潰的恐懼 (2).梗塞的恐懼 (3).癱瘓的恐懼

治療方法
 
預期的焦慮所帶來的正是病人所害怕會發生的事情,而過度的注意力卻正好阻擾病人所渴望的事情完成。...「矛盾意向法」..例如恐懼症的病人將要求有意的去想像自己所害怕的事情。
  在幽默意識下所自然產生的一種自我隔離的作用。

使用目的 在使病人從自身精神官能症的發笑態度中,發展出一種對症狀的隔離感。
  個案一:克服顫抖恐懼 努力展現 我是多麼善於顫抖
  個案二:克服崩潰恐懼 我的心臟應該還可以跳得更快
  個案三:強迫性恐懼終止 我要儘可能熟識這些病菌,和它們交朋友 
  個案四:邁出重複行為的泥沼 教她「願意」使每一件事情都要「僅可能的髒亂」
  個案五:結巴一下又何妨 今天我要改變一下 我發所有的音都要結巴
  個案六:恐懼不會成真 我將要獨自走到街上去,而且在那裡崩潰
  個案七:憂慮死亡的幻象 盡最大的可能試著使自己心臟快速跳動,並當場因為心臟猝發而死。
  個案八:臉頰上會長毛嗎? 在臉頰選一個地方,這是她「願意」有一根毛髮的的放
  個案九:坦然面對幻想 
  個案十:試試看暈厥一下
  個案十一:跳出恐懼的情境 他要向眾人顯示「他可以變得多麼的緊張,他可以多麼立海的把咖啡濺得滿桌都是。」 
  個案十二:強迫症思維的消失
  個案十三:恐懼化為烏有 儘可能的試著使自己恐慌起來
  個案十四:不安全感的消除 去他的!誰要做一個完美主義者,我希望我盡快被起訴.....
  個案十五:踏出閉鎖的世界
  個案十六:在草堆旁抽菸
  個案十七:打鬆僵直性的世界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